南阳网讯 “妈,您快点来帮我把这袋丝瓜瓤装好,人家北京客户等着用的。”冬日暖阳的12月19日中午,国家级重点扶持贫困县社旗县饶良镇窦观集镇上一句急促地喊叫声,把正好过往此地的笔者听得清清楚楚,便进去问个究竟。
原来,今年34岁的饶良镇程洼村党员曹芳,2010年郑州航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,在省城拼打几年后于2014年返乡带孩子。在家里,他看到农村拥有的芝麻叶、丝瓜瓤等绿色产品而被遗忘,甚至被糟蹋的情景后心甚忧伤,便萌发了在家开个店铺,把这些“土货”触及电变成“洋货”,一来不影响带孩子,二来也能挣大都市或外国人的钱。于是,她先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参加免费电商实操培训,接着在“淘宝”网上申请一个店铺,于2018年4月份投资30万元在窦观集镇上开业运行。
身为农村人的曹芳,深知农民挣钱不易。看着同村的贫困户生活如此拮据,心想为什么不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呢?于是她组织大家,种植一些本地有特色的艾草、夏枯草、菊花、干豆角、细杂粮等农产品,自己按市场价收购加工,并装箱加上商标,就这样农村“土货”通过网店去挣钱。当笔者问及产品销往哪里时,曹芳脱口说道:“一般是北京、广州、郑州、香港,也有销到美国洛杉矶的,但卖到外国对方付费太高。”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截止目前,她的店铺每个月仅芝麻叶销量就近1000单,累计销售近10000斤,仅9个月纯收入2万多元。同时,打响了农村细杂粮特色品牌,生产的细玉米糁、小米、黑米、红花生等杂粮加工包装后非常热销,每个月基本上都有1000箱左右的销量,甚至县区周围很多人都慕名而来采购产品。在她的带动下,本村的12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左右。
“种一亩芝麻能产100斤芝麻叶,我收他们芝麻叶每斤5元,那么一亩芝麻额外收入500元。”曹芳扳着指头算账说,“下步打算把电商做大做强,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只要有人想走这路,我定会给他们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的机会。”
“曹芳利用电商把‘土货’变‘洋货’挣钱的做法,为我镇发展电商做了榜样。下步,我们要在全镇进行推广,让更多的村民从事这项工作。”该镇分管农业的人大主席张延龄表示说。(社旗县网络中心赵兰奇 张志新供稿)